听专家讲坛当然是件好事,起码能从中获得很多指导性建议和正确的见解,让自己更好地知道考试的状况,在临考试前能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做些恰到好处的事情。然而,专家讲的大多是带有常见性的东西,只能做参考而已,每一个孩子和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和特殊状况,父母应该依据自己家里的特征来具体对待。不可以照搬照套,不然会事与愿违。
譬如,对学习非常自觉、天天埋头念书做题的学生,父母应该常常督促他们注意劳逸结合,多留点空余时间去放松,建议他们看些电视节目,看些课外书,也要安排他们到郊外走走,调节一下心态,开阔视线,要尽可能使他们天天都有好心情,很自信地投入学习。而对那些学习没计划,比较放纵、没自控力的学生,父母则要多给念“紧箍咒”,不可以任其懒懒散散地消磨时间了。应该帮助他们安排好学习和休息的计划表,父母自己也多点时间在家,督促学生抓紧时间进行最后的复习冲刺,同时要给点考试目的的“重压”,即短距离的,只须努力了就能达到的奋斗目的,以增强他们“取胜”的信心。
至于[b]中考[/b]需不需要[b]考试前突击[/b]补课,那要因人而异。假如学校安排的时间已经不少,孩子学得够累了,就不应该再加压,太累了学习成效反而不好,。假如孩子自己感觉某门功课非补不可,就安排适合的时间补一下。
总之,越是临近考试,父母的情绪和做法对孩子起有哪些用途就越大。除去自己要多付出时间关注孩子、为孩子出谋献策、当好后勤部长外,还要多多与学校的老师交流,准时知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,配合学校帮助孩子度过这“很”时期,以达到“皆大欢喜”的结果。